中国商业联合会信用卡与预付卡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上海银商资讯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坚在会上作了《2024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备案发卡企业共7423家,其中品牌发卡企业及其他发卡企业数量持续增长。预付卡发行数量同比增长47.01%,但累计发卡金额同比下降5.01%。从发卡结构看,品牌及集团备案企业贡献了主要的发卡金额和数量;记名卡发卡量上升但发卡金额下降,平均单卡金额减少25.39%;非定额卡占比超70%;500元面额卡增幅显著;虚拟单用途预付卡增速加快。
销售维度分析表明:节庆时段仍是销售高峰期;货架式实体卡销售持续萎缩,线上虚拟卡则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现金购卡比例进一步下降。预收资金监管方面:资金余额总量持续增长但增幅放缓;超90%的企业采用银行存管方式监管资金,但存管金额占比不足15%;头部集团及品牌企业采用银行保函方式监管的资金占总监管资金比重超过85%。预付卡使用情况显示:消费金额增长但增速放缓;单笔消费额增加,平均兑付次数减少;节日期间消费相对集中。
会上,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协会法律顾问于崇洋就“新规·新质·新局:从合规成本到发展红利的司法动能转化”进行了演讲。并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行解读。于律师的解读涵盖八个关键维度:司法解释背景、三大变革、责任穿透、负面清单、消费者三大权利可视化、数据存证、合规即红利、司法是底线,更是增长线八个方面进行解读。其解读深刻阐释了企业预付卡业务的合规经营成本也能为企业的业务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天财商龙VP事业部总经理于印泉就“餐饮思域预付卡服务”做了主题分享。本次分享聚焦餐饮私域预付卡服务,展示中国餐饮预付卡市场规模的演进,头部企业数据,储值会员与普通消费者的区别,并进行行为经济学解释。介绍服务模式创新,包括储值玩法、储值分账、用户交易阵地小程序等。分享私域运营储值冲刺案例和全业务自动化分账系统的运作,最后展示运营矩阵管理及团队成员专业背景和经验。
银商资讯首席运营官张林彦就“基于场景创新的增长”做了专题演讲。主要阐述了场景创新在商业增长中的关键作用。随着C端消费变革,B端需通过模式创新应对福利采购下滑和用户消费革命。场景化创新成为企业满足消费者对“服务+体验”复合需求的重要手段。联合创新模式下,商户/品牌与银行/运营商合作,通过低成本撬动高复购,实现各方业务诉求。用户运营方法在创新场景中得到应用,形成用户运营增长飞轮,推动场景引流、消费和付费。场景创新模式的运营效果显著,合作机构流量资源庞大,实现“三量”增长。大消费背景下,预付卡业务展望包括介质升级、场景深化和数据驱动等方面,旨在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外贸信托特殊资产服务信托部总经理王张悦就“信托工具在预付资金监管场景下的应用”做了专题讲座。首先介绍了信托行业的基本概念,强调信托制度的核心优势在于风险隔离与财产独立。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信托公司,中国外贸信托凭借其强大的股东背景和丰富的业务经验,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
在服务案例方面,列举了多个场景下的预付资金监管实践,包括单用途预付卡、社区治理、旅游、贸易保证金、产业园区和养老服务等。这些案例展示了信托模式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灵活适应性。还对比了商业银行、商业保险和信托公司在预付资金管理中的角色和优势,强调了信托模式在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提供专业受托服务、兼容多方需求以及科技赋能等方面的独特价值。
最后,总结了信托模式在预付资金管理中的多重价值,包括法律保障、专业服务、平台兼容性、受益权灵活性、科技支持以及非监管部分的预处置能力。这些优势共同构成了信托模式在预付资金监管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预付卡委员会专家朱玉梅发布了《单用途预付卡电子数据格式要求》团体标准,详细解读了《单用途预付卡电子数据格式要求》标准,其背景是随着预付式消费的发展,现有法律法规虽已强化经营者义务,但在消费记录等信息的提供和保障上仍有不足。起草单位涵盖众多行业权威机构,确保了标准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标准主要解决数据的完整有效、可信及安全隐私问题,规定了交易主体信息、合同与章程信息、交易信息等的详细格式要求,确保电子数据可验证、可追溯。同时,对经营者的电子数据存证、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等提出明确要求。
标准宣贯建议包括视频录制、企业系统调整、数据留存与查询优化等,以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服务体验。这一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规范单用途预付卡市场,增强消费者信心,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研讨会上,工作委员会执行秘书长平莉介绍了2024年度工作委员会的主要业务开展与创新工作情况并阐述了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研讨会气氛热烈,银商资讯、中石油、昆仑数智、苏宁易购、携程、中石化、新华文轩、通联支付、创愿信息技术、中原信托、中兴商业、天财商龙等企业代表参与研讨重点聚焦:预付卡发票管理问题、涉诈风险防控策略、个人隐私信息收集、各地预付卡政策的协调、预付资金监管新模式探索、相关立法建议。泰州市商务局与会领导从行政管理角度提出:资金存管仅是监管手段之一,而非最终目的。通过几日的调研与行业同仁进行的深入交流,更体会到加强信用治理为企业赋能的同时,也能大幅减轻政府监管压力。
最后,李祥波主任总结发言表示,感谢企业对于专委会的支持,并总结梳理了企业交流中提出的主要关切与问题。他表示,工作委员会将组织专题研讨会,对相关重点议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针对会上各企业提出的关于立法的建议,工作委员会也将整理后反馈。
第十五届中国商业预付卡行业发展大会暨中国商业联合会信用卡与预付卡工作委员会第十三次工作会议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