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近岁尾,中国商业联合会培训部组织了本年度最后一次行业技能评价规范专家评审会,几位专家对“可编程控制运行师、商业店装装配工、金银首饰细作师”等5个申报的行业技能评价规范进行了评审。
近两年,中国商业联合会培训部组织专家对“电子商务运营师、增材制造管理师、酒店管理师、咖啡烘焙师、直播电商运营师、家庭清洁技术指导师、睡眠管理师、商业人像摄影师”等新兴职业衍生出的新工种进行了11批次60多个新工种的行业技能评价规范的评审工作。作为评审专家,崔霖老师深感这些富有时代感的新职业衍生出的新工种是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标志,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势和成果。同时,也显示出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加快以及民众生活需求的多元化和新变化指向人们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
近些年,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了创新发展,新职业因变革而不断涌现。中共中央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中明确提出: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及时发布新职业,助力新经济、新业态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卢爱红表明,新职业是相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而言的,主要是指没有收录进大典里的新的职业序列。新职业具有两个基本内涵,一是社会经济运行中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人员在从事这个职业,二是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中国商联培训部近年开展的行业技能评价规范集中体现了这两个基本内涵。
199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人社部组织专家对大典进行修订,崔霖老师作为商务部和中国商业联合会共用专家参加修典工作。2022年最新颁布的大典,将我国现有的职业分为8个大类,收录1639个职业,其中通过专家论证,新增了一大批新兴职业,使大典更具时代风貌。而中国商联组织推出的《商贸服务业行业技能评价规范》正是与新职业发布相配套的职业规范、标准评价、培训、就业等系列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2023年新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显示,17.5%的年轻人在尝试传统行业以外的新职业,58.5%的年轻人对新职业抱有浓烈兴趣。
崔霖老师在评审中强烈地感受到,新经济催生新职业,新职业衍生新岗位,新岗位激活新动力。职业技术标准认证以及推广行业技能评价规范,对于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有利于促进就业创业,还可以提升新职业从业者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它可以引导各行各业关注技能,学习技能,营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敬业风气,吸引社会力量投身认证、培训领域,推进产业与人才融合发展,以各自产业的发展来共同提高新质生产力。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未来,应加快新职业标准、行业技能评价规范和培训资源的开发,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只要从事规范认证的行业组织和申报单位珠联璧合,就能够发挥叠加优势,释放更大的张力,让不断涌现的新职业更好地助力新经济、新业态的持续发展。